相关问题

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,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?

说起俄国文学,永远绕不过列夫·托尔斯泰这位大文豪。

高尔基曾说:“不认识托尔斯泰的人,不可能认识俄罗斯。”

列宁更是高度评价他是“俄国革命的镜子”,是具有“最清醒的现实主义”的“天才艺术家”。

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《复活》,根据真实故事创作,以十年为跨度,六易其稿,被公认为是他创作的顶峰和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。

托翁自己也说:“我以为,这是我所写的全部作品中最好的东西。”

在书中,托翁借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之口,将自己的彷徨与觉醒娓娓道来。

聂赫留朵夫的人生也曾一度陷入黑暗,却在为农家女卡秋莎伸冤奔走的过程中,灵魂逐步得到净化,最终实现了精神的“复活”。

他告诉我们,一个懂得审视自己内心的人,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,寻求真正的解脱。

读懂《复活》,你才能真正理解人生。

成年人最大的悲哀,是清醒着沉沦

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,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?

卡秋莎是女农奴的私生女,母亲死后,外婆嫌弃她是个累赘,就把她送给了两个地主老姑娘。

在她们的教养下,卡秋莎过着半是养女,半是侍女的生活,日子过得舒适安稳。

然而,一位贵族少爷的出现,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。

一个夏天,两个老姑娘的侄子聂赫留朵夫来到庄园度假,于是,他与卡秋莎便有了交集。

两人在朝夕相处间渐生情愫,此时,他们的感情纯粹而美好,丝毫没有逾越之举。

假期结束,他与卡秋莎依依惜别,将这份感情珍藏在心中。

后来,聂赫留朵夫进了近卫军,经常跟门第高贵的同僚们一起花天酒地,沾染上了许多不良的恶习。

他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,花钱无度,甚至不惜与母亲发生争执;

他游走于不同的女人之间,寻欢作乐,将女人视为玩物。

灵魂逐渐“腐化”的他,再次见到卡秋莎后,兽性的冲动很快就战胜了精神的自我。

他毫无罪恶感地引诱了卡秋莎,事后,只用了100卢布就将她打发了。

没过几个月,可怜的卡秋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。

从那时起,她变得情绪烦躁,做事情也是敷衍塞责。

因此,两个老姑娘对她越来越不满,就把她辞退了。

无处可去的她,只能寄居在接生婆家中。

却在分娩的时候,患了产褥热,孩子也不幸夭折,就连她身上的积蓄也被接生婆骗光了。

为了生计,她一步步走向了罪恶的深渊。

她先是做了老头作家的情妇,又勾搭上了店员,却惨遭抛弃。

走投无路之下,她到姨妈家的洗衣店干活,却嫌工作太辛苦而心生怯意。

最后她在妓院老鸨的蛊惑下,沦落风尘,彻底迷失了自己。

不由得想起一句话:“当你凝视深渊时,深渊也在凝视你。”

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,却很少有人真正把它放进心里。

浮华世界,很多人在欲海中沉浮,一旦尝到了甜头,就会放纵自己深陷其中,心中的道德标尺也会慢慢倾斜,甚至为求心安,还会不断地给自己找借口。

殊不知,自欺欺人,愚蠢至极;清醒沉沦,更是无可救药。

生而为人,若是无法亲手斩断不该有的欲念,人生就会彻底偏离正轨,最终只会自食恶果。

敢于直面灵魂的人,才能获得重生

时隔多年,没想到再次见面,一个是地方法院的陪审员,一个却成了阶下囚。

在法庭上,当聂赫留朵夫认出女犯人是卡秋莎时,震惊之余,他更害怕被卡秋莎认出,当众出丑。

可他望着卡秋莎丰满又苍白的脸庞时,不禁陷入了回忆。

曾经,他在玩弄和抛弃了卡秋莎之后,对自己的行为也有过内疚。

但为了使自己能过得快活,他迫使自己努力把它忘记。

后来,他从姑妈口中得知卡秋莎自甘堕落的消息,虽然心里难过,但还是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。

随着案件的审判,他心中坚信卡秋莎是无罪的。

可由于陪审团的疏忽大意和检察官的昏庸无能,最终卡秋莎被判去西伯利亚服苦役。

卡秋莎听后,脸涨得通红,她坐在凳子上,绝望地喊着:“我没有罪,我没有罪”。

她的哭喊声突然震撼了聂赫留朵夫的良知,恐惧和悔恨同时袭来,使他顿时产生了负罪感。

他认为自己就是把卡秋莎推入深渊的罪人。

于是他决心改变自己,着手把灵魂里堆积的“污垢”都清除出去。

他决定与有夫之妇断绝关系;

向未婚妻坦白自己有罪,不配和她结婚;

尽快搬出大宅,退掉仆人,搬进公寓;

处理自己的地产,将土地低价租给农民;

他还要请求卡秋莎的饶恕,同她结婚来赎罪。

忏悔过后,聂赫留朵夫眼含热泪,他为自己灵魂里的变化而不断欢呼。

第二天,他鼓起勇气到监狱里去探望卡秋莎,并且告诉她自己的计划,还竭尽所能改善她的环境。

上诉失败后,他义无反顾地放下一切跟她去西伯利亚。

途中,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押解官的麻木不仁,视人命如草芥的残暴行径。

这使他更清晰地意识到,自己以前过的生活是多么得荒唐不堪。

同时,也庆幸自己终在十年后能够重拾未泯的良知。

犹记得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段话:

愿意承认我有问题,是太多美好的开始。

生活中太多悲剧,在于死命地维护我是对的。这种顽固,会隔绝人和所有的美好

生活中,有不少人犯了错,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,反而苛责别人,甚至明知自己有错,却总想文过饰非,抵死不认。

以为这样就能保住自己的尊严和面子,殊不知,你越想掩盖,它就越可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。

否认和无视,只会无端消耗自己的心力;粉饰和逃避,也只会让自己的良心日日煎熬。

唯有像聂赫留朵夫那样,敢于直面自己的灵魂,正视自己的过错,才能探知到自己与恶的距离,避免坠入罪恶的深渊。

敢于反思自己,是一个人觉醒重生的开始。

善良,是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

卡秋莎在被流放的途中,经常受到刑事犯的骚扰。

因此,聂赫留朵夫疏通关系,将她调到了政治犯的队伍中。

在这次调动中,她认识了一群舍己为人,正义凛然的人,其中西蒙松的爱,对卡秋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她不再酗酒,也不再卖弄风情,整个人神采自若,周身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息。

面对聂赫留朵夫真诚的忏悔,卡秋莎也彻底消除了心底的怨恨,并由衷感谢聂赫留朵夫对她的帮助。

而一路同行的聂赫留朵夫,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
他的内心对一切人充满怜悯,会不由自主地关心和体贴别人,还会主动与犯人交谈。

后来,卡秋莎选择跟西蒙松结婚,他虽感到惋惜,却理解和尊重卡秋莎的决定。

书中这样写道:

卡秋莎不接受我的牺牲,却要牺牲她自己。她胜利了,我也胜利了。她的灵魂在起变化,我觉得她在复活了

最终,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仰,获得了新的目标,实现了灵魂的救赎。

世人都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

可善良却不是件容易的事,尤其是在利益面前,它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。

然而,善良是一种选择。

当你给予他人善意,为他人行善举时,你也会从周围流淌的爱意中收获温暖与鼓励。

老子有句话说得好: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”

无论何时,内心的善都是带你走出歧路最好的路标。

写在最后

罗曼罗兰说:“《复活》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的一种遗嘱,这是最后的一峰,最高的一峰。”

深有同感。

托翁的笔,像一面透视镜,照出人间百态,也照见自己的内心。

看见自己的贪婪,就克制自己的欲望;看见自己的邪恶,就唤醒自己的善良;看见自己的沉沦,就寻回自己的良知。

探寻内心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迷惘和阵痛,但那些难熬的日子和痛苦的成长,终究会让你变得清醒而坚定。

恰如尼采所说: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,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。”

上一篇:上饶市可以做试管婴儿吗,长治试管婴儿医院
  • 下一篇:刷完酸后要不要洗洗脸 返回列表
  • 最新文章

    热门文章